信息提示

提示文字

信息提示

提示文字

信息提示

提示文字

提示文字

媒体报道详情

焦瑾璞:夯实黄金市场发展基石

来源:《中国金融》2018年第1期时间:2018-01-05

上海黄金交易所(以下简称“上金所”)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人民银行组建并接受其管理和监督、专门从事黄金交易的国家金融要素市场,实行会员制的组织形式。经过15年的发展,上金所逐步建成了由竞价、询价、定价、租借拆借市场共同组成的,融境内主板与国际板市场于一体的黄金市场重要金融基础设施,成为中国黄金市场的核心枢纽以及全球重要的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交易场所,已连续10年位居全球黄金现货场内交易所之首。近年来,上金所积极推进战略转变,以建设国际一流的综合性黄金交易所为总体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打造代表人民币市场价格需求的“上海金”和落实国家普惠金融战略的“百姓金”品牌,逐步实现从现货交易为主向现货和衍生品交易多元化方向发展、从激发黄金的商品属性交易为主向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交易为主、从以国内市场为主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并重的“三个转变”。

构建“三元一体”的黄金市场架构

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现货市场

为贯彻落实既定的战略发展目标,2014年9月,上金所正式推出“国际板”,实现了国内黄金市场和国际黄金市场的有效联通,加快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进程,对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自贸试验区建设也具有突破性意义。2016年1月,上金所发布移动互联交易APP产品——易金通,为广大投资者搭建“百姓金”平台,推动黄金投资实现便利普惠。2016年4月,上金所推出国际首个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基准价格——“上海金”,为上海建设全球人民币黄金定价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2016年底,上金所已有会员253家,其中国际会员69家,涵盖了全国绝大多数的产用金企业、大型金融机构和国外知名银行、黄金集团及投资机构,各项业务呈现良性发展态势。

一是交易总规模大幅增长。上金所2016年全平台总交易额17.44万亿元,同比增长61.73%。其中,黄金成交4.87万吨,同比增长42.88%,是2012年的近8倍。二是投资性需求增长迅速。竞价市场延期合约较好地发挥了投资功能,进一步体现了黄金的金融属性。2016年,黄金延期合约成交量2.36万吨,同比增长61.81%。三是竞价、询价、定价三大市场各有特色、互补发展,市场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其中竞价市场交易量最大,交易规模总体平稳持续快速增长。2016年全年黄金竞价成交量3.04万吨,同比增长27.63%;成交金额8.15万亿元,同比增长45.56%。询价市场是机构之间开展定制化衍生品交易的重要平台,2016年,询价市场即期、远期、掉期成交量1.77万吨,同比增长72.83%;成交金额4.72万亿元,同比增长95.83%。此外,定价市场经过多轮“以价询量”的方式产生人民币计价的“上海金”基准价,以金融类机构参与为主。截至2017年10月,“上海金”自推出以来累计成交量1536.32吨,累计成交金额4222.78亿元。四是租借质押业务健康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进一步加强。2016年,全年共有31家商业银行借出黄金3386.76吨,同比上升7.99%。五是国际化业务稳步拓展。2014年9月,上金所启动黄金交易国际业务板块。国际板启动两年多来,在资金结算、实物交割等方面不断创新,影响力不断扩大。自推出以来至2017年10月,国际板累计共成交金额34023.26亿元。

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

2008年1月,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合约正式挂牌交易,进一步丰富了我国黄金市场的产品类型,成为黄金现货市场的有力补充。虽然黄金期货合约投机性交易占比超过九成,但上期所作为我国黄金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挥市场功能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市场影响力扩大。2016年,黄金期货全年成交量6951.9万手,成交金额18.69万亿元。二是市场主体结构不断优化,法人客户参与度持续上升。三是套期保值功能有效发挥,成为众多产业链企业风险管理的良好工具。四是期货价格与相关市场关联度进一步提高,已成为国内远期报价的重要定价依据。

商业银行场外黄金市场

商业银行场外黄金市场包括银行与其客户之间开展的实物金销售、黄金积存等黄金业务,品种丰富,交易方式灵活,能够较好地满足企业融资、避险需求以及个人投资需求。商业银行一直以来是上金所黄金市场的主导力量,其自营业务在维护市场流动性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16年,商业银行总体交易规模快速增长,银行自营黄金成交量2.54万吨,占上金所黄金规模的52.19%。

我国黄金市场发展特点

一是市场架构比较完整。我国黄金市场“三元一体”的市场架构层次分明,定位各有侧重,能较好满足各类投资者的多样化市场需求。

二是参与主体类型多样。商业银行、产用金企业、期货、证券、信托和各类专业投资公司等是两大场内市场的参与主体,另外还包括会员代理客户、提供客户服务的居间商以及支持类机构等。

三是与实体经济和黄金产业密切关联。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随着黄金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建设一个市场化、统一高效的交易平台,有助于提高交易和生产效率,从而更好地为黄金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服务。

四是投资与风险分散功能进一步得到发挥。近年来,我国黄金市场的交易规模和在金融市场体系中的占比均稳步提升,各类金融机构和其他非金融机构以及广大投资者均开始重视参与黄金投资,黄金市场的投资与风险分散功能日益完善。

高度重视黄金交易基础设施建设

系统建设

2013年4月8日,上金所第2.5代交易系统建设项目正式上线,其容量指标与性能指标均在第2代系统基础上明显提升。其中,客户容量从300万户提升至500万户,撮合速度设计峰值从1000笔/秒提升至4000笔/秒。系统上线后不断进行优化,主要新增功能及子系统包括周五夜市模板、黄金ETF系统、延期mAu(T+D)合约、国际交易系统等。国际板在交易系统方面建立了集中托管模式的国际交易系统,该系统集上金所管理、会员管理、客户管理功能于一体,直接接入上金所核心系统,为会员提供服务,国际会员可直接使用该系统开展自营和代理业务。这一模式大大加速了国际板的推进,并加强了上金所对国际会员的集中管理。

2014年3月,上金所第3代交易系统建设项目正式启动。第3代交易系统以“宝石”(GEMS,Gold Exchange Matching System)命名,旨在全面提升系统容量指标和性能指标,打造先进的技术架构和系统体系、广泛支持各项业务创新需求。2015年6月,第3代交易系统一期(GEMS-1)上线,清算系统和交易核心系统的应用效率和稳定性大幅提升。随后,GEMS-1.1/1.2/1.5的相继上线,完成了新版仓库管理系统、新版会员服务系统、业务管理系统以及登记平台的全面启用。2017年5月1日,GEMS-2系统正式上线。业务层面上,GEMS-2系统涵盖了43项架构类需求,涉及核心业务、国际业务、互联网业务三大板块;技术层面上,GEMS-2系统实现了客户、账户、协议、接口、界面和认证六大统一目标。就整体开发范围而论,涉及竞价、询价、国际板、集中定价,登记系统、清算系统、风控系统、数据服务平台以及多个外围管控平台,共计15个子系统。系统容量指标与性能指标方面,GEMS-2系统较第2.5代系统取得了大幅提升。其中,客户容量从500万户提升至5000万户,活动客户容量从100万户提升至1000万户,单台撮合服务的连续交易撮合速度峰值实测超过每秒4万笔。第3代交易系统建设不仅精心重构了系统巨舰的核心龙骨,也全面带动了周边系统的演进和全面创新。

完善交易机制

2016年1月12日,询价市场正式启动黄金市场做市商制度,在银行间黄金询价市场开始正式做市业务,提高市场交易流动性、报价有效性,逐步构建场外市场中远期价格发现机制。为促进银行间黄金询价市场做市业务规范化发展,上金所制定了《上海黄金交易所银行间黄金询价市场做市商管理办法》,完善银行间黄金询价市场做市商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做市商作用。

2016年4月19日,上金所推出“上海金”集中定价交易业务。“上海金”集中定价交易是指市场参与者在上金所平台上,以1公斤、成色不低于99.99%的标准金锭为交易对象,以人民币/克为交易单位,通过多轮次“以价询量”集中交易的方式,在达到市场量价相对平衡后,最终形成“上海金”人民币基准价格。“上海金”基准价将为全球的投资者提供一个公允的、可交易的人民币黄金基准价格,为黄金市场参与者提供良好的风险管理和创新工具,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人民币黄金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加快推进中国黄金市场国际化进程。

2016年1月26日,上金所推出移动端黄金交易平台“易金通”,集开户、行情、交易、查询、资讯等功能于一体,为投资者提供权威、专业、便捷的交易工具。全天随时随地提供服务,用户通过手机即可直接进行出入金、开平仓交易、持仓及库存查询、历史交易查询等操作,突破网银和PC交易终端的固定性限制,大幅提升用户体验。在交易安全性上,提供基于图像识别、银行卡验证、双因子认证等多种手段的安全验证,确保每一位投资者的操作真实有效。“易金通”是打造真正惠及群众的“百姓金”平台,更好地推动黄金投资实现便利普惠。

优化资金清算、结算体系

上金所实行“集中、净额、分级”的资金清算原则。近五年来,上金所不断优化结算功能,构建起集竞价、询价、定价、报价四大交易模式,包括黄金、白银和铂金三大交易品种在内的跨市场、多产品的结算业务体系,同时提供了询价交易、黄金ETF、易金通、充抵业务、定价交易、报价交易等创新金融产品的结算服务。根据结算业务发展需要,先后增加业务统计功能和预清算功能,增设结算服务平台,调整违约处置程序;配合第3代系统建设提出了更趋先进的结算业务开发需求,研发了树型结算账务结构与会员多存管银行系统。另外,上金所还参照《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的要求和标准,着手开展“合格中央对手方”的评估工作,目前已完成了自评估阶段,为下一步参加外部专家评估做好准备。2016年,上金所全年结算量已达35072亿元,其中会员自营23635亿元,增长40.55%;会员代理11436亿元,增长8.8%。日均结算量为144亿元,是2012年结算量的3倍多。

国际板在结算体系上实行“分级、净额、封闭”的资金结算原则。国际会员就其在上金所的买卖的成交差额与国际中心进行净额结算;国际客户与国际会员的资金分账户设立和存管,国际客户资金全部存管在国际中心专用结算账户,全封闭运行;国际中心负责对国际参与者实行结算,国际会员负责对其代理客户实行结算。国际板产品结算原则与主板产品一致,结算路径顺畅。所有国际会员与国际客户都必须开立由人民银行设在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的离岸人民币及外币的账户管理体系的账户(FT账户)。目前,国际板共有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中银香港8家结算行,国际会员和国际客户可在这8家结算行中任选一家进行开户。2016年,国际板净额资金清算量达797.38亿元人民币。国际板跨区调拨694.79亿元人民币,其中从境外(含区内)调拨至境内271.91亿元,从境内调拨至境外(含区内)422.88亿元。在会员层面,29家国际会员已实现资金划转业务,转入资金总量360.76亿元;国际会员转出资金总量486.50亿元。

建设交割储运网络

为满足买卖双方会员可就近入库和出库的需求,上金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黄金交割仓库服务网络,将国内生产黄金的企业和加工黄金的企业通过仓储网络连接起来。近五年来,上金所进一步提高交割储运服务能力,完善实物交割管理和物流系统,提升交割运输效率,加强国际板交割系统建设与管理,优化国际板进境流程与服务,同时继续加强黄金实物和进出口质量管理;截至2017年10月,上金所在全国35个地区设置了60家主板黄金、2家国际板黄金、3家主板白银交割仓库,满足了国内外包括金融、生产、加工、批发、进出口贸易等各类黄金产业链企业的出入库需求,其中黄金生产类会员入库量约占全国同行业的80%,黄金加工类会员出库量约占全国同行业的90%。

国际板在实物交割上,在自贸区内设立国际板指定交割仓库,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交割储运服务。利用自贸区海关监管的创新政策,在现行黄金进口管理的制度框架下,在自贸区内建立交割仓库,为国际投资机构提供标准实物黄金的入库、出库和账户划转服务,为国内黄金进口银行办理实物登记、存放和转运服务。自贸区仓库交割的黄金必须为伦敦金银业市场协会认证的标准金锭提供商提供的、符合标准的实物,严格限制国际上冲突地区黄金的进入,保证黄金质量。同时,限制黄金境内境外交叉出入库,防范利用黄金交易进行资金转移的行为。

明确黄金市场未来发展目标

上金所自2012年以来陆续改进了黄金登记、实物托管、交易、结算、交割、仓储、信息提供等众多市场基础服务工作。未来,上金所将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明晰黄金市场基础设施的业务边界和管理规则,统筹黄金市场基础设施的发展规划。二是完善上金所制度与业务规则。三是参照《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的要求和标准,加快推进建立“中央对手方清算机制”。四是发挥黄金市场基础设施自律监管作用,探索建立信息披露和市场参与者反馈制度。五是积极推进主板与国际板准则的融洽接轨。六是配合监管部门完善黄金市场基础设施的立法体系,充实市场运行的法律依据,将黄金市场的监管纳入央行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切实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

(责任编辑 张林)


分享到: